城墙概述

西安城墙周长13.74公里,包括护城河、吊桥、闸楼、箭楼、城楼、角楼、敌楼、女儿墙、垛口等一系列军事设施。 “墙林河路巷”五位一体,有机地成为西安这座具有历史文化特色的国际化大都市重要的地标符号和精神家园。现为国家首批重点保护文物和AAAA级旅游景区。

西安城墙肩负起守护历史遗存及文明的重大责任,践行发扬中华文化、古城文化及当代文明的光荣使命,将景区打造成为“世界知名综合性人文景区”,成为陕西乃至中国大遗址保护开发和文化产业发展的典范。

  • 隋唐
    隋朝建立大兴城,唐代改名为长安城,唐末长安节度使韩建改筑长安城;
  • 宋元
    唐代以后,宋元两朝中城市的名称和建制数次变更,但城墙规模无变化;
  • 明代
    在明太祖“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的政策指导下,依托隋、唐皇城的基础,开始兴建西安城墙;
  • 清代
    历代的督抚对西安城墙进行过十二次修补,增强西安城防御功能;
  • 民国时期
    辛亥革命时安远门(北门)城楼被起义军轰击而引爆弹药库炸毁,永宁门(南门)箭楼在“二虎守长安”时被军阀刘振华的镇嵩军所毁。抗日战争时期,西安城墙也被作为防空洞使用。
  • 中华人民共和国时期
    因为城市的现代化快速发展,城墙存废问题一直处于风口浪尖。1981年,时任中共中央书记处书记习仲勋指示,要求对城墙认真保护。
    1979年,西安城墙管理所成立,对城墙进行有计划的修缮。
< >
城墙体系
现城墙包括护城河、吊桥、闸楼、箭楼、城楼、 角楼、敌楼、女儿墙、垛口等一系列军事设施,这些军事设施和城墙共同构成完整的防御体系。
城门
目前西安城墙共18座城门,其中,明代原有城门4座,民国新开城门8座,共和国时期新开城门6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