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史变迁

守护这座城

现代汉语中,人们所说的“城市”一词,是“城”与“市”的组合词。“城”主要是为了防卫而修建的城墙以及用城墙等围起来的地域;

“市”则是进行交易的场所。城墙则是城市和城堡抵御外来入侵的防御性建筑。

西安城墙曾是一个庞大而静谧的军事防御体系。

现存西安城墙周长13912米,墙体高12米,底宽18米,顶宽15米,厚度大于高度,建筑稳重坚固。

以城墙为主体,包括护城河、吊桥、闸楼、箭楼、正楼、角楼、女儿墙、垛口、城门等一系列军事设施,

构成了严密完整的冷兵器时代的城墙防御体系。

城墙的五道防御
第一道:护城河

护城河亦称“护城壕”, 是城墙外围环城一周的人工防护河。西安城墙的护城河宽20米深8米,可以阻止敌军进攻城墙、固守城防的重要城墙防御工事。作战时,利用护城河不但可以阻止敌人进攻,甚至能够利用地形歼灭敌人。

第一道:护城河
第一道:护城河
第二道:闸楼吊桥

闸楼是建在月城正面城门洞上的楼,因其控制着入城护城壕“闸门”的吊桥而得名。闸楼并称“炮楼”,因楼内驻守士兵,置放火器火炮,以炮火封锁入城通道,消灭进犯城门之敌,故名之。

明清时四城门月城上均建有闸楼,民国初年因城门外城壕上架设桥梁以方便交通,而将月城与闸楼全部拆除。现西安南门闸楼按明代旧制复建。

吊桥亦称“钓桥”,是设在月城门外城壕上可以活动起落的桥。古时吊桥多用榆木或槐木制作,桥头穿铁环三只,铁环中贯以铁索两条,辅以麻绳,系至月城闸楼上。桥后立两根长二丈五尺(约合8米)的柱子,柱端安置熟铁滑轮,传导铁索绳索,以升落桥身。

平时,吊桥下落,为护城壕上架设的便桥,供行人车辆进出城通行。遇有敌情,楼上士兵立即拉动铁索绳索,拽起吊桥,使敌无法越过护城壕,用以护卫城门。

第二道:闸楼吊桥
第三道:箭楼

闸楼后边是箭楼,箭楼是建在西安城四门瓮城上的门楼,由于楼的外壁与左右两壁开有箭窗,故称“箭楼”。

箭楼高30余米,外面墙体笔直,箭孔密布,便于眺望和射击。箭楼是扼守城门的又一道防线,为密集火力,阻击来敌的重要城防建筑,也是美化城市标志性的高大建筑。

西安城墙的南门箭楼毁于1962年镇嵩军围城时。其他三城门箭楼,至今均保存完好。

第三道:箭楼
第三道:箭楼
第四道:瓮城

明清西安城四城门外皆筑有瓮城,并都为横长方形制,只是设门之制略有不同。

瓮城是城门防御工程的重要建筑,遇有战争,瓮城与其箭楼是保卫城门的一座坚固堡垒。即使敌人突入瓮城,守军将士可以居高临下,从箭楼与四周的城头上,以密集的高空火力网,把敌人围歼在瓮城之中,所谓“瓮中捉鳖”,确保城门不失。

第四道:瓮城
第四道:瓮城
第五道:城门

城门是城市出入的通道,是防御的重点。西安城东、西、南、北四座城门,分别有正楼、箭楼、闸楼三重城门。

城门用厚达16厘米的木板制成,每块模板密集地钉了1800枚铁针蘑菇,增加了门扇的刚度,使箭矢无法射入。

第五道:城门
第五道:城门
Copyright © 2016-2017 西安曲江城墙旅游发展有限公司 陕ICP备16011532号-1